中國銅消費量目前一半用于電線電纜制造,在目前出口不暢、國家4萬億投資和電網建設的背景下,行業內部的需求差異進一步體現。根據中華商務網的數據,今年前3 個月我國電力電纜(含鋁電纜)的產量增長了6.5%,通信及電子纜減少6.1%,變壓器增長18.8%。
國內市場供應量大幅增長,主要來源于產量增長和進口量激增。今年1-5月的精銅進口量大幅增加,累計達到139.6萬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3.5萬噸,同比增長148.8%。再看國內精銅產量,1-5月份累計達158.9萬噸,去年同期為151.7萬噸,同比有微幅增長。如此算來,1-5月的表觀消費增長88萬多噸。
精煉銅的進口大幅增加,一部分是緣于國家收儲,一部分是緣于廢銅進口大幅減少,因消費同比增加量不大,其他一部分或成為社會庫存。國家收儲量并未公開,我們預計這部分大致在20萬-30萬噸。據海關統計,廢銅1-5月進口累計為14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96.54萬噸。按照30%的金屬含量,廢銅減少的金屬噸為29萬噸左右,如果這部分完全用電解銅替代,那么,因廢銅進口減少和收儲而增加的精煉銅為50萬-60萬噸。表觀消費量多出的28萬-38萬噸,要么被消費要么成為社會庫存。*庫存從年初截止到5月底增加了1.24萬噸,盡管6月份庫存大幅增加3萬多噸。這么推算,1-5月份依然有27萬-37萬噸的電解銅的量不知去向。從6月份看來,庫存逐步增加,這些過剩量逐步釋放出來。如果算出1-5月消費的貢獻量,我們就能得到到底有多少量將成為庫存(包括*庫存和企業庫存)。
需求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電線電纜方面,大企業訂單連續不斷,小企業因產品技術問題表現不佳,拖累了總體開工率。從總產量看,1-5月累計產量保持12.52%的增速(用銅量增長13萬噸),與去年同期43.71%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比起其他年份,其增速依然可觀,當然除了大型電網改造的2005年以及電網投資大幅增加的2008年,也因為2008年的基數太大,2009年的增速能保持兩位數的增加實屬不易。家電行業空調產量1-5月同比下降17.26%,冷柜下降11.54%,洗衣機增長1.79%,家用電冰箱增長13.85%,按照用銅量的高低,我們大致給個主觀的權數,預計家電行業用銅量將減少約8萬噸。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呈現累計增長14.02%和10.74%,那么,這些增長的產量帶來的銅增長大致為67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