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電線電纜業蓬勃發展并取得了驕人成績,但與國外同行相比還處在新興的、低技術水平狀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結構也不合理,中低檔產品生產過剩,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偏低,產業鏈也還不完善。對此,業界呼吁應該加強監管,規范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電線電纜市場上,產品價格就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的競爭法寶。由于電線電纜是典型的料重、工輕的行業,原材料的價格占總成本的70%~80%。因此,原材料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電線電纜產品的質量。”
目前,國內的電線電纜市場管理非常混亂,在這個圈子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使一些出自正規廠家的優質電纜,到了中間商那里也會變成“三無”產品。
據報道,廣東省近8成電線電纜產品不合格;湖南電線電纜產品抽檢合格率不到六成;上海市電線電纜合格率僅為34.4%;陜西省抽查電線電纜企業51家合格率為35.3%;安徽省電線電纜合格率不足6成……
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對電線電纜市場進行監管,但仍無法遏制偽劣電纜市場低價傾銷的勢頭。許多電纜正規廠家都希望做到自律,不要低價競爭,在產品的質量標準上面都能嚴格地按照國家標準去做,這些大廠是無法偷工減料的,報上去的價格和他們差得比較多,希望行業協會能夠出面呼吁一下,對做得比較過分的企業予以曝光,保證有一個比較規范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