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國電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
生意社2010年04月07日訊 4月1日,集團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在集團本部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書》,并進行了座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中國科學院李靜海副院長、丁仲禮副院長,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永芃,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喬保平,副總經理高嵩,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張成杰出席簽字儀式。李靜海、朱永芃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路甬祥在座談會上作重要講話,朱永芃作工作匯報,喬保平主持。
朱永芃匯報了中國國電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中國國電科技產業、科技創新情況,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和建設創新型企業思路、目標。他介紹說,2008年以來,中國國電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不等不靠、深入挖潛,搶抓機遇、推進轉型,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綜合性電力集團。初步形成了以火電、水電、風電為主的發電產業,以煤炭及煤化工為主的煤炭產業,以節能環保及裝備制造為主的高科技產業,以及物資物流、金融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開創了改革發展的新局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風電、太陽能、節能、環保等多個優勢新興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有力促進了中國國電發展方式的轉變,企業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提高,2009年利潤總額近60億元,一舉實現扭虧為盈。目前中國國電正在加緊籌建國電新能源研究院,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今后,中國國電將充分發揮在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和規模優勢,培育以新能源為特色的核心競爭力,搶占新能源競爭制高點,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朱永芃表示,中科院與中國國電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次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有利于充分發揮中科院的理論研究、前瞻性技術研發和人才資源優勢,發揮中國國電在發電、煤炭、煤化工、科技等方面的產業優勢,構建人才培養交流平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以及科技研發和創新平臺,推動合作領域向廣度和深度延伸。希望中科院充分利用中國國電這個平臺,推進先進成果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并協助中國國電研究、論證、制定科技戰略規劃、技術路線和科技研發計劃,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共同促進我國電力工業科學發展。
路甬祥院長對集團公司的發展給予了肯定,并簡要介紹了中國科學院的基本情況、戰略定位和重點工作。中科院的任務主要是從事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創新工作,致力于為國家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常務會議剛剛作出決定,2011年至2020年中國科學院將繼續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工程。
路甬祥院長指出,未來世界要發展清潔、智能、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這也是國電集團發展的方向,中科院與國電集團合作的潛力很大,針對國電集團的多個業務領域,中科院的許多研究所可以提供技術支撐,如在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電網穩定性、生態問題等方面;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探索培訓與干部交流等多種方式,推動雙方的實質性合作。中科院將利用知識、技術、人才優勢,把成熟的科技項目注入到國電集團,推動技術轉化成經濟效益,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經濟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