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吉林遼源市在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過程中,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形成了一條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材料、超高性能隔膜紙、電動機等相互銜接的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雛形逐步顯現。遼源市年產2000噸電池材料項目、20萬支主性能鋰離子電池等一批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
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黎雪榮認為,目前我國新能源電動車、客車和轎車的產業化進程加快,必將拉動整個鋰電池鏈條快速擴張。
鋰電池的性能主要取決于所用電池內部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這些電池內部材料包括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和正極材料等。其中正、負極材料的選擇和質量直接決定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與價格。近年來,中國鋰電池產量已大幅提升,鋰電池正極材料也已經從單一的鈷酸鋰材料,發展到鈷酸鋰、錳酸鋰、鎳鈷酸鋰、鎳鈷錳酸鋰、磷酸鐵鋰等材料齊頭并進的階段。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的出口量為12.53億個,鋰的原電池及原電池組約4.4億個;其中,中國國內鈷酸鋰市場銷量大約1萬噸,錳酸鋰大約5000噸,三元材料大約2000噸,磷酸鐵鋰產量約為2500噸。2009年鋰離子電池出口量達10億多個,鋰的原電池及原電池組約4.5億個。
而磷酸鐵鋰是引發鋰電革命行業的一種新型材料,是鋰電池行業發展的最前沿。磷酸鐵鋰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低廉的價格、優異的安全性使其特別適用于動力電池。它的出現是鋰離子電池材料的一項重大突破,成為各國競相研究的熱點。
由于其自身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混合動力汽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發電儲能裝置等各個領域。混合動力汽車(HEV)是未來數年內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的不斷增加,混合動力汽車占有率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也將拉動磷酸鐵鋰需求增長。
全球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生產廠商來自于美國的Valence、A123和天津斯特蘭。兩家美國公司合計產能在1000噸左右,生產基地都在中國,但都不對國內客戶提供電池材料。目前國內每年磷酸鐵鋰的需求量為8000噸左右,產量為2500噸,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黎雪榮指出,目前磷酸鐵鋰產品正處于行業的萌芽階段,而中國環境問題突出,能源問題緊張,因此磷酸鐵鋰產品潛在市場巨大,磷酸鐵鋰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具有較大戰略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