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十一五”電網發展攻堅階段的關鍵年,也是福建電網突飛猛進,取得豐碩成果的豐收年。福建公司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又好又快建設海峽西岸堅強電網,多項新建擴建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這一年,福建公司投產500千伏東臺變、海滄變、三明變、漳州變(擴建)等4座變電站,線路402千米;500千伏大園變、連江變、南平變、東臺變擴建以及莆田LNG電廠送出等一批重點工程開工建設;投產新(擴)建220千伏變電站25座,線路1081千米;開工建設220千伏變電站18座,擴建10座、線路1100千米;投產110千伏主變66臺,容量236萬千伏安,線路557千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8.56億元,投資規模、開工項目雙創歷年之最。
政府支持攻堅克難
福建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資源十分緊缺。隨著電網建設規模擴大,線路走廊、變電站用地日益緊張,征地、*、青苗賠償等問題突出,尤其是沿海地市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電網建設難度不斷加大。福建公司經過多方努力,積極尋求政府支持。福建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協調解決了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大量問題,有力推進了福建電網建設進程。
2007年3月16日,泉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小軍代表泉州市政府分別與泉州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一份特殊的責任狀——《2007年度電網建設責任書》,明確了各縣(市、區)政府擔負變電站站址、輸電線路走廊等征地、*和賠償等責任,確定了征遷費用“包干”給政府的原則,并將電網建設納入年度考核。
2007年12月20日,蘇增添副省長召集福州、廈門、泉州、莆田、寧德沿海五地市分管市長,協調解決部分重點電網建設項目受阻問題,尤其是關系到LNG電廠送出、電氣化鐵路供電、2008年迎峰度夏供電和電網安全運行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受阻問題。
2007年12月24日,福州市政府召開市長辦公會,通過了《福州市電網建設項目征遷補償及考核獎勵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各縣(市、區)電網建設征遷補償標準和考核辦法。寧德、龍巖、南平、漳州等地市政府也紛紛出臺了相關標準和考核辦法。
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福建公司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和諧的理念貫穿于電網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設備選型、施工組織等全過程,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著力建設“兩型一化”堅強電網。
2007年9月7日投產的廈門海滄變電站在國內首次同時在500千伏、220千伏配電裝置中采用緊湊型組合電器HGIS設備,占地面積僅為同等常規設備變電站的67.4%;配套線路采用500千伏、220千伏同塔四回架設,線路走廊比常規線路縮小60%,減少通道土地占用40~50。
同樣,在沿海經濟發達、線路走廊擁擠的區域,整合優化線路走廊,利用原有線路改建成多回同塔線路。比如500千伏泉州大園—晉江雙回線路全長47.5千米,其中約19.4千米線路利用已有220千伏線路改造成四回路同塔架設。與新開辟線路走廊相比,少占用土地612畝,減少民房*量約2.4萬平方米。
福建公司還大力推廣應用國家電網“三通一標”成果,并結合防雷電、抗臺風的要求,完成了67種110千伏和50種220千伏、500千伏線路塔型典型設計,在工程中廣泛應用;積極采用大容量、低能耗變壓器,全鋁合金導線、碳纖維復合芯鋁絞線、間隙型(超)耐熱鋼芯鋁合金導線、高強鋼等新型設備和材料,達到提高輸送能力、保護環境、節能降耗的目的。
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200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輸變電優質工程評選結果,福建公司500千伏東臺變、海滄變以及220千伏長坪變等9個項目被評為優質工程,500千伏項目優質工程率達100。
在東臺變建設過程中,福建公司按照“盡善盡美、無可挑剔”的工作信條和“零缺陷、魯班獎、創品牌”的質量標準,認真開展創優工作,獲得國家電網公司“變電站安全質量管理流動紅旗”。
在500千伏三陽變的建設過程中,福建公司確立了“以高質量達標投產,確保國網優質工程,爭創國優工程”的質量目標,加大了對施工過程中工藝質量、成品保護的監管力度,使工程質量大大提高。針對安裝中的重要工序設立技術安全控制點,如HGIS安裝中的無塵化施工、主變安裝中的防油滲漏、管母吊裝中的撓度控制、二次屏柜網格式接線工藝的示范與推廣等,專門成立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