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正是電力、電信、鐵路及公路、建筑、汽車及船舶制造等國家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正強勁拉動電線電纜行業的市場增長。我國電線電纜工業正在進入良性發展時期,其重要標志是電纜產量已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同時眾多電纜新品不斷推出,電纜科技不斷升級,電線電纜工業正迎來“品牌”時期。一座座“電纜城”的崛起,一片片呈“塊”狀發展,是我國電線電纜工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我國電線電纜工業開始走向成熟的標志。宜興電線電纜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遠東控股集團董事長蔣錫培認為,電纜業將呈區域集中趨勢,產業集群將成為電線電纜工業發展的重要形態。遠東電纜是一個已在電纜業保持十年產銷第一的領跑企業,其位于國內最大的電纜生產基地——江蘇宜興,面對全國的電纜產業集群的興起和宜興電纜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遠東電纜等優勢企業有著自己的戰略發展思考。
產業集群并不是簡單的歸大堆,而是嚴格按科學規律的有機結合;它是產業發展的一種進程的自然結果,不能一蹴而就;它也不能絕對化,不排除按經濟規律的有分有合,合理地跨地區布局。從發達國家的地區產業趨勢看,產業集群是產業與區域的有機結合,具有明顯的產業特性、地域特性與網絡特性,能夠產生極強的競爭力效應。而電纜產業集群是世界電纜業百年發展歷程中,大浪淘沙殊途同歸的成功模式,也是包容了現代電線電纜工業規模效益、精益方式、技術設計之大成的“模塊集約地”。
我國電線電纜工業長足發展后呈現出大而不強的態勢,主要是規模增長過猛、低水平重復建設、經濟效益不高,而同時地域發展不均衡,大企業集團之間的合作幾近于零,國外電纜巨頭長驅直入,占領高端市場,分享80%的利潤,而國內電纜企業為了20%的利潤而苦苦拼殺。這方面有歷史發展的原因,也有處于成長期電纜企業對某些區域政策的依賴,也是缺乏長遠發展目標的集中體現。從根本上看,這是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生產方式的歷史沉積。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硬碰硬的條件是高質量、低成本、多品種、高科技,市場競爭不講對歷史的理解和現實的寬容。在這種條件下,沒有競爭力、科技含量,主要靠地方驅動和支持的電纜項目和行政性風險將越來越大。目前,在生產能力嚴重過程的情況下,電纜項目如火如荼,特別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市場肯定會讓一批企業出局。另外電線電纜行業也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暴漲、國際國內的劇烈競爭等不利因素,電線電纜行業總體年均增長速度遠高于GDP的增速,但據有關部門了解,2007年,電力電纜產量的增速已在9%左右。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產權分散的電纜產業集群如不進行企業兼并、重組,就不會形成特大型電線電纜托拉斯,也很難產生像遠東電纜等這樣具有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亞洲品牌創新獎等榮譽的國際國內富有影響力的品牌。而少數區域電纜城提出注冊地區性電線電纜商標,打造地區電纜品牌,這樣的做法也不會有利于地區電纜產業的發展,因為還是分散的小企業的共處、共榮,另外,各企業都使用同一個商標,不利于質量管理。
即使是同一區域的不同品牌,一個或幾個牌子的“砸牌”行為,也會影響到區域內的所有企業,進而相互防范,阻礙區域發展。
許多電纜產業集群的涌現,無疑也引發了電纜企業的發展思考。以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等為核心的遠東控股集團,從創業起就聚焦電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特大型電纜制造企業基地,產權集中,產品品種多、范圍廣,涵蓋低、中、高壓電纜和特種電纜,同時與廣大上下游企業保持了緊密合作關系,是真正的超百億的“電纜航母”、真正的電纜城。該集團董事長蔣錫培表示,遠東在未來5—10中,不僅要把遠東電纜打造成世界第一電纜品牌,而且要努力促進宜興電纜產業集群的發展,引領整個行業,并做優做強。
以科學發展觀引導電纜產業集群發展
如何發展電纜產業集群?業內有關專家指出,各地區要創造資源稟賦、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