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標準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國際標準化活動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標準戰略化
在新國際經濟競爭環境下,技術標準已成為戰略競爭的制高點,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ISO和EU等國際性組織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強標準化戰略的研究,以確*組織和本國標準的國際適應性,加強自身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標準戰略已成為國家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歐盟通過歐洲標準化戰略決議,2000年美國、加拿大分別制定了本國的標準化發展戰略;2001年日本制定了標準化發展戰略。這些國家標準戰略的共同點是:加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力度,努力使與本國產業相關的技術要求轉化為國際標準,爭奪競爭的主動權。注重建立區域標準化聯盟,選擇信息、環保、制造技術等領域作為標準戰略重點,強調科技研究開發政策和標準化的協調統一,確保標準的市場適應性等。
標準國際化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對國際標準的需求日益增長,標準的國際化或標準的國際趨同,已成為21世紀一種勢不可擋的世界潮流。一方面,表現在積極采用國際標準上。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參加ISO和IEC這兩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制定活動。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直接采用和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比重達60%以上;另一方面,表現在標準的制定上。隨著經濟技術的迅猛發展,標準化工作所涉及領域以及標準的內容和作用的日益復雜與廣泛,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要構筑內容復雜、數量巨大的標準體系,無論從技術上、經濟上還是使用上講,必須依靠國際合作才能達成廣泛的一致、實現最終目的。如ISO、IEC、ITU等權威標準化機構都表示將加強彼此之間相應的聯系,避免工作交叉與無序競爭:ISO9000族標準、ISO14000標準已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用。歐共體頒布實施的《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使歐洲標準化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統一大市場運行所需的幾百項法律(指令)大多數已轉化為各成員國的法律而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