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000萬元、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的國家電線電纜質檢中心(江蘇)的基礎建設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驗收。
2007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復籌建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江蘇) (以下簡稱國家中心)。該中心的籌建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宜興市人民政府無償劃撥2公頃土地,并提供3000萬建設資金。中心總投資1.2億元,占地約3.9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7000平方米。
今年2月23日,國家中心通過了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和江蘇省質監局共同組織的異地實驗室資質認定和實驗室認可評審,開始了正常的對外業務工作。目前中心基礎建設工作已在9月中旬完成,計劃12月份申報國家驗收。江蘇省質檢院院長袁彪說:"截至今年9月底,尚在籌建中的國家電線電纜質檢中心 (江蘇) 就已完成檢驗約4300批次,業務量已超過1000萬元。"
江蘇是我國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大省,產值占全國近1/3,全省有近800家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宜興市作為全國最大的電線電纜產業集聚地,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產量占全國電線電纜市場總量的1/6左右。
宜興質監局局長裴志良介紹說,在宜興沒有國家中心之前,基本是35kV以下的電纜產品,500kV的電線電纜由于技術原因一直沒有產業化?,F在國家中心建成的超高壓實驗室,檢測能力是800kV,可以覆蓋到500kV以下的超高壓、高壓、低壓電纜。因為有足夠的檢測能力,使當地超高壓線纜產業化由夢想變成現實。
截至今年8月,宜興7家電纜大型生產企業已建成和在建的500kV超高壓電纜生產線已有9條,其中7座立塔生產線,兩條懸鏈生產線,帶動了直接投資達到15億元,預計明后年可產生近100億元的銷售產值。
宜興市副市長王華良表示,十二五期間,宜興市將高端線纜,環保和能源作為重點培育的三大戰略性新產業,全力打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政府將繼續為中心各項工作營造最優的外部環境
江蘇國家中心的竣工投運將對電線電纜產業率先形成千億規模,加快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對地方經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